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 发文字号:〔〕号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自查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22   浏览次数:   【字体:

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自查自评报告

近五年来,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将普法工作贯彻落实到公安执法全过程,不断创新普法机制和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提升和布克赛尔县公安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广大人民群众守法意识显著增强,为“平安和布克赛尔县”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五年来工作报告如下。

一、普法责任制机制建设(15分得分:15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为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公安局“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警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各警种部门,形成合力高位推进、齐抓协调共管的普法工作局面,从机制和人员上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每年研究制定《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工作方案》《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普法依法治理实施方案》等,明确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任务措施以及工作要求等,确保各项普法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明确普法责任。为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县公安局党委每年统筹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范围、内容、对象、形式等,把普法责任落实到各警种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警种、各部门职能作用,并将普法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县局对各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各警种各部门定期报送普法工作情况和普法素材,不定期考核各警种各部门普法工作落实情况,形成上下联动、全局“一盘棋”普法工作新格局,确保普法责任落地见效。

二、开展学法用法(30分) 得分:30

一是头雁领学,激起群雁效应。健全局领导和所队长学法机制。制定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党委会学法计划,建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宪法、党内法规、民法典为重点内容,以与公安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自选内容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体系。

二是加强培训,提升执法普法能力。全力提升全警法律能力素质。强化业务能力培训,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法治课堂·逢九必讲”开展公安机关法律知识大培训,分批组织执法办案民警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培训,不定期地组织业务能力比武竞赛、案例件点评、旁听庭审等活动,对在执法普法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嘉奖,激发全体民辅警学法用法热情。截至目前,全局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警3名,通过高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民警5人,通过基本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169人、中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110人。

三是常态推进全员学法。将民警学法用法纳入日常学习,建立执法普法单位及民警个人法治档案,每年各党支部学法不少于12次,全体民辅警学法不少于40学时。“八五”普法以来,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党委中心组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专题讲座30余次,党委中心组学法100次,其他各类讲座60场次,组织全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18次,举办各类法治培训班9期,组织旁听庭审6场,开展法律知识竞赛9次,受训民警达600余人次,全局通过法宣账号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时普法考试,切实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广大民警学法氛围更浓、用法水平更高、普法能力更强。

三、开展社会普法宣传(25分) 得分:25

一是抓住节点大力宣传。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组织各警种、各部门紧密结合“110”宣传日、国家宪法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宣传日、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专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各机关单位、乡村、社区、企业、宗教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借力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现身说法、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调动群众学法的积极性,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呼吁群众掌握必要法律常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八五”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共开展法治六进宣传30余次3.3万余人次,进宗教场所20余次2600余人次,制作宣传微视频300多条,组织开展大型宣传25余次,宣传共出动警力21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张,悬挂横幅60多条(幅),制作展板30余个,在辖区营造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二是紧盯热点问题释法说理。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编制交通事故、诈骗案件、非法集资等典型案例25个,通过和布克赛尔县零距离、平安和布克赛尔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推送宣传。共制作音视频宣传片400余部,通过公安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23000余条,抖音平台“平安和布克赛尔”发布抖音短视频70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切实把“以案释法” 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讲好法理、事理、情理,引导广大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行政复议、诉讼案件逐年下降,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三是积极发挥女警优势,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探索新机制,组建“赛尔警花团”服务工作站,由50名女民辅警组成,成立妇女儿童维权站,全力做好妇女群众来访接待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进一步引导广大妇女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赛尔警花团”借助外卖骑手的力量,发挥外卖骑手无处不到的便利条件,打造安全防范“流动课堂”,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期间“赛尔警花团”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流动宣讲活动,用多种语言、用女性独有的声音深入开展反诈、禁毒、反邪教、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拐防性侵安全教育、未成年人法治教育、110宣传、普法等宣传活动,赛尔警花团”成立以来组织开展帮扶、宣传等活动4500余次。

四是反诈宣传,推广“国家反诈APP”安装使用。为提升人民群众电信诈骗防范意识,切实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县公安局把“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发动全体民警、辅警、职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持续全力推广,通过入户宣传、街道商铺、候车亭设置反诈宣传安装点等各种方式引导群众下载安装,以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向全县群众开展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近三年来,共推广安装40000余人次,着力构筑全民反诈宣传体系,全力以赴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创新普法形式(30分) 得分:30

一是坚持“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传统的普法宣传形式较为固化,但却是最不能舍弃的。建议持续开展线下普法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以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速度进行普法宣传。同时,发扬创新精神,借力“两微一抖”、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入圈进群等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媒体全覆盖,使法治宣传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二是对不同群体因材施教。针对个体商户、农民工文化参差不齐的特点,改变宣传方式,改用案例讲法方式宣传,提升法治意识,努力增强法律观念,提高预防能力。

三是借力“枫桥经验”释法宣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派出所、交警、乡镇干部、村委形成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普法宣传,把法治宣传落到最小家、最小户。近年来,全县严重暴力犯罪、盗窃案件逐年下降,电信诈骗犯罪连续同比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逐年上升。

四是组织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强化警务前置、窗口前移、服务前倾,走访企业、群众万余家次,收集意见建议32余条,出台系列政务服务便民举措15个、整改执法突出问题8余个,依法治理交通领域执法突出问题,执法质量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执法单位,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五是研究碰撞牲畜类交通事故“车畜同责”。结合辖区牲畜上路频发交通事故情况,会同司法局、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研究制定碰撞牲畜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制度,交警部门根据事故情况依法依规对驾驶员及牲畜主人划分同等责任,车主自行修理车辆、牧民自主处置受伤牛羊。在处理事故同时向驾驶员、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有效预防辖区碰撞牲畜等交通事故。工作推进以来,已办理碰撞牲畜交通事故100余起,接下来将持续加强宣传,扩大案例反响,营造良好交通氛围。

六是创新推进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颁发。2024年,县公安局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成功帮助叶某“摆脱”前夫的长期骚扰,并联合县人民法院颁发全县第一份人身安全保护申请令,这一保护令的颁发,让更多的女性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有效推进全县法治化建设。

七是培育法治建设示范单位。2024年,司法部、全国普法中期表现突出,荣获全国通报表扬。

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

二〇二五年七月五日